“在生态治理时,能不能多种一些如油茶、落叶水果这样有经济效益的树木,这样不但治理了石漠化,还能增加经济收入。”在韶关市乳源县大桥村人大代表联络站,村民许天华向各级人大代表们提出了将石漠化治理和经济作物种植相结合的建议。
坐在他身边的韶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沈河民,一边详细记录着他的建议,一边承诺将发动各级代表,加大支持力度,继续做强乳源油茶产业。
这是今年7月记者在韶关一个基层代表联络站看到的一幕。在2023年“绿美广东 人大代表在行动”代表主题活动中,广东的全国、省、市、县、乡镇五级人大代表,围绕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不断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广东实践。在韶关,在各级人大代表的建议下,通往油茶园运输路被打通,油茶产品更快地走进千家万户。
(资料图)
人大代表护航 粤北山城凿开油茶致富路
韶关市乳源县大桥镇岐石村,是一个普通的粤北乡村。看着眼前群山环绕的村子,2014年的景象仍不时在阮伟军眼前浮现。那一年,中山人阮伟军第一次来到乳源时,就发现这里昼夜温差大、冬春冰雪多的气候,正好为种植高品质油茶提供了绝佳的环境!想干一番事业的他决定在这种油茶。
一个外乡人想要在韶关租上千亩荒山种油茶,能成么?困难当然有,但不服输的阮伟军不但办成了,油茶产业园还越做越大。近10年来,阮伟军最想感谢的,就是韶关的各级人大代表们。
这些年,大桥镇人大代表积极协调政府部门,在基础设施、产业扶持等方面,推动当地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山区种油茶,最大的问题就是交通不便。“当时只有泥巴路进出,年底要施冬肥的时候,天一下雨,运肥料的车就进不来,工人也只能干着急。”阮伟军说,镇人大代表黄祖胜了解情况后,协调县扶贫办积极申报相关支持。在黄祖胜的反映下,镇政府先后于2019年下拨30万元扶贫资金,2022年下拨48万元乡村振兴资金,修建了产业园区生产运输道路及防火通道共1.3公里,解决了油茶运输难题,也为当地油茶产业发展添了一把火。
去年,相关部门下拨省级油茶产业园建设资金442万元,用于压榨、运输、农械等设备购买,加工厂房、精炼车间建设;今年,相关部门又下拨“一村一品”产业奖补资金50万元,用于脱壳机购买、仓储车间修建。在各方的努力下,大桥镇油茶产业生意越做越大,先后被评为全国第十批“一村一品”油茶示范镇、省级“一镇一业”油茶专业镇。
一颗小油茶打开一片新天地
曾经一座座光秃秃山头,如今种满了油茶树。荒山变绿了,油茶品牌也打响了,更重要的是,村民收入增加了。仅阮伟军的油茶产业园,农忙时期,每天就可以为村民们提供120个工作岗位,平均日薪在100至120元之间,村民们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的同时也能兼顾家中耕作。而整个大桥镇,通过油茶产业惠及的农户更是高达6000多户。
大桥镇的蝶变更像是一场林下经济和绿美广东建设的双向奔赴。
”大桥镇是典型的石灰岩高寒山区。山多地少、石多泥薄,石漠化现象突出。‘九分石头一分土’,就是大桥镇最真实的写照。”大桥镇人大主席谢涛告诉记者,近年来,大桥镇以油茶种植作为石漠化治理的重要抓手,双管齐下发展林下经济,走出“治石”也“治贫”的绿色发展之路!目前,全镇油茶种植达3万余亩,参与种植农户年增收达19000余元。林下经济培育种植黄精、吴茱萸、九节茶等中草药十余种,总计种植3500余亩。在石漠化+油茶+林下经济的模式下,生态治理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发力“林下经济” 韶关林下经济产值突破74亿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样的生动实践在韶关市各地上演。据统计,目前韶关全市林业用地面积2169万亩,其中林地面积191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74.52%,反映森林资源状况的三项主要指标均居全省前列。截至6月底,韶关2023年绿美韶关生态建设多项指标已经超额完成。其中,年度林分优化19.02万亩(含重点工程造林9.46万亩、油茶新种4.1万亩)100%完成。
而韶关各级人大代表在关注“绿美广东”建设的同时,更积极投身其中,推动韶关“念好山海经,做活林文章”。
广东省人大代表、韶关乐昌市富树山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廖石秀正是一名实践者。“这些年,我一直为绿化、美化石漠化地区做探索。”她告诉记者,在过去几年的时间里,她利用油茶树来治理石漠化问题,在云岩镇种植油茶面积6700多亩,成功地将42个荒山变绿。不仅有效解决石漠化问题,还为当地农民提供了60多个工作岗位,带动周边200多户农民投身油茶产业发展。
韶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沈河民表示:“韶关市人大认真开展‘绿美广东 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组织人大代表开展集中视察、专题调研、执法检查、进联络站接待群众等活动,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引领带动作用,带动1.2万名乡贤参与绿美韶关建设,引入乡贤帮扶项目共473个。加强代表建议办理,及时督促解决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突出问题,为韶关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提供有力的生态支撑。”
数据统计显示,目前,韶关全市林下经济面积已到330多万亩,省级以上林下经济示范基地35个,产值达74.87亿元。从事林下经济的农民专业合作社243家,参与林下经济的农民人数达到23.8万人,来自林下经济的年人均收入达4300元。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贾政图/新丰县委宣传部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赵小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