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 记者 薛文春
文化礼堂,是物理空间,更是精神空间。
(资料图)
如今,从舟山群岛到钱塘江源头、从太湖之畔再到苍南之巅,浙江2万个农村文化礼堂遍地开花,成为了之江大地最鲜明的“精神标识”。
但是,如何让文化礼堂成为群众放下筷子就想去的地方?浙江一直在实践。
眼下,杭州、温州和金华等地正在探索社会化运营模式,试图通过“政府主导+多元共治”的办法破局。
这条路能走通吗?
一
作为经济强省之一,浙江创造了许多个全国“第一”,文化阵地建设也不例外。
2012年,杭州市临安区上田村建成中国第一个农村文化礼堂。起初,村民并不理解村两委想干什么。但是,后来人们发现村里活动多了、吵架的人少了、村民关系好了。
杭州市临安区上田村文化礼堂。(视觉中国)
上田村的这一变化,打开了浙江乡村文化建设的思路,也让基层文化阵地的建设找到了“抓手”。
2013年浙江全面启动建设农村文化礼堂、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支持建设文化礼堂、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推广“浙江经验”。
10年过去了,我省农村文化礼堂超过了2万个,几乎覆盖每个行政村。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文化礼堂得到群众的广泛认可。但是,一些共性问题也出现了。
比如,资金不足,文化活动单一;管理人员年龄偏大、策划能力不足;有地方还出现“门不常开、活动不常办、老百姓不常来”的现象。
礼堂建好了,怎样管好、怎样用好成了一道绕不开的“必答题”。
为此,全省各地根据自身实际积极探索社会化运营,试图通过“政府主导+多元共治”的办法寻求突破。
所谓社会化运营,其实就是整合社会力量、部门共同体、礼堂集市、文艺协会、志愿者等各方资源共同运营文化礼堂。
有些经济条件好的地方,比如杭州萧山,政府购买服务与第三方文化机构协商服务清单,以农村文化礼堂等为主要文化阵地,向基层派驻“文化管家”式人才,为群众提供一揽子公共文化服务;
一些资金有限但资源丰富的城市,像湖州长兴,利用文旅资源和特色产业优势,引进专业化文旅运营公司,依托农村文化礼堂平台拓展古宅咖啡等新业态,将文化礼堂打造成网红打卡点,增强游客群众的吸引力;
还有的地方努力补短板,温州针对资源较匮乏、村集体经济较差的文化礼堂,推出了“千个机关党组织、千家文明单位、千支志愿队伍结对千个文化礼堂”举措,点对点帮扶文化礼堂发展。
总体看来,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些做法是各地根据“家底”摸索出来的、符合当地发展情况的有效模式,为文化礼堂建设提供了“参考答案”。
二
2013年全面建设文化礼堂以来,金华探索的脚步没有停歇,其中兰溪实践可圈可点。原因有三:
第一,兰溪创立了金华各县(市、区)中唯一实体运行的文化礼堂工作机构;
第二,兰溪探索出不少好做法和好经验,在2015年还被评为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先进县(市、区)。比如,
全省首创“新兵壮行礼”,并获全省推广,还被列入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十大礼仪之一;
建立“村民说事室”,化解村民邻里纠纷,被省委宣传部采编入《文化礼堂操作手册》;
文化礼堂“红嫂艺术团”倪桂花等四人获评省“最美文化礼堂人”。
第三,兰溪在全省较早开始农村文化礼堂社会化运营。虽然在经费上没法和富裕地区比,但是兰溪深挖内部资源、花小钱办大事的“小成本”运营模式,也是一种探索。
厚伦方村文化礼堂举办研学游活动。
他们构建了一套农村文化礼堂“1+X”社会化运营机制。“1”指村委直接运营,“X”为多元主体,含国有文化企业委托运营模式、文化村长运营模式、高校切入式运营模式和社会文化团体托管运营模式。
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兰溪向内挖掘政府部门的文化活动需求,向文化礼堂“输血”;同时,向外整合社会和市场资源,让文化礼堂“造血”。
值得一提的是,兰溪还充分发挥了国有文化企业的力量,让文化传媒集团为实施主体,选聘“礼堂管家”负责村文化礼堂阵地开放、文艺团队培育、文化文艺活动指导等工作。
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文化传媒集团在试点村诸葛镇厚伦方村打造了以“研学游+文化礼堂老年记忆游+团建活动”为一体的全域型民族特色文化礼堂。
整合村里原有资源,培育出党员志愿队、“畲乡大鼓”和农村“坐唱班”等13支文化礼堂特色队伍,开展理论宣讲、农业技术培训90余次,参与群众9000余人次;
又成立“礼堂嗨购”村播共富孵化基地,开展“礼堂直播”“礼堂研学游”、“老年乡村记忆游”“团建活动”50多批次,3万余人次参与。
此外,通过文化传媒集团牵线搭桥,该村还引进了杭州一家金融科技企业来村里投资种植项目。自从社会化运营试点以来,厚伦方村的村集体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
三
社会化运营是不是文化礼堂的最优解?
根据试点情况来看,这种探索有益的,至少带来三点好处:供给渠道从“单一型”转向“多元型”、活动形式从“自娱型”转向“丰富型”、运营思维从“被动型”转向“主动型”。
其中,思维的改变是关键。
记者在走访中听到不少村民说,社会化运营之后,最明显感觉是文化礼堂里的活动档次上去了,年纪轻的人爱参与了。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文化礼堂运营绝不能“固步自封”走老路,应该打开格局、创新玩法让“物理空间”产生“化学反应”。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兰溪双牌村文化礼堂开展趣味活动。
如果说,社会化运营带来的资源、资金和人才是“鱼”,那么新机制带来的新思路、新招数、新路径就是“渔”。“鱼”有限,而“渔”无限。当运营主体从“要我做”变成“我要做”,从被动等待变成主动谋划,文化礼堂不愁办不好。
当然,社会化运营模式也不是“一招包打天下”,部分文化礼堂仍存在“精神家园”阵地作用发挥不够、文化需求供给不精准、礼堂功能集成不足等问题,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创新。
在“八八战略”指引下,浙江持之以恒提高社会公共服务力,先后建成农村文化礼堂和城市书房等多种载体的文化空间,成功打造“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
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之一,文化礼堂不仅为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提供了物理空间,还是农村宣传思想文化的新型阵地,接地气、聚人气、扬正气的精神家园。
可见,文化礼堂运营是一项长期持久的任务,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如何让文化礼堂变成群众离不开、真正的需求的“生活空间”,还需要更多探索。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