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内蒙古联通收到来自化德县政府的感谢信。一封感谢信,多年帮扶情。党的十九大以来,内蒙古联通全面参与乡村振兴,用心、用情、用力开展定点帮扶,一路走来,从资源落后到数字乡村,如今的化德县公腊胡洞乡联合村正向着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迈进。
【资料图】
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夯实数字发展新根基
2020年,刚刚完成脱贫的公腊胡洞乡联合村基础设施薄弱,村部为民服务场所残破,信息化支撑能力差,数字鸿沟阻碍了联合村各方面的发展。
2021年,内蒙古联通选派责任心强、能力突出的员工王超任驻村第一书记进行帮扶,并在村内投资新建4G基站3个、互联网光缆25公里,实现了村域内4G无线网络全覆盖、宽带互联网光纤全部入户。新建数字乡村指挥平台、云广播系统、室内室外监控共10路,极大提升了联合村的数字化治理能力。同时,为缓解村民的消费压力,为88户有上网需求的村民补贴上网费用,直播带货、网上冲浪、线上问诊等项目在村里流行起来。
为提升联合村为民办事的效率、激发村两委工作热情,内蒙古联通又新建(改造)了村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数字大讲堂、农家书屋、村民活动室及积分超市等一批办公及活动场所,会议平板一体机、办公和会议桌椅、音箱等设施一应俱全。值得一提的是,在党群服务中心放置的“三务公开”电子触控查询屏可自助查询办事,为村干部和前来办事的村民提供了极大便利。
推动产业先行先试构建产业兴旺新引擎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保障,提高村民自身和村集体经济的造血能力是乡村振兴的根本。2020年的联合村村民人均年收入仅为1.08万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不足20万元。
王超与村两委经过认真研判,根据县委常委会确定的“大力发展肉羊养殖,打造化德县肉羊品牌的决议”精神,投资实施母羊银行计划,购买120只母羊由有产业能力的60户村民租赁养殖。
三年扶持期间,母羊资产归村集体所有,所产子羊资产归村民所有,租赁费作为收入上交村集体经济。同时,王超提议开展母羊繁育劳动竞赛,每繁育成活一只小羊奖励50元,一时间村民养羊热情高涨。半年时间里,新繁育子羊200余只,户均增收2500余元,村集体经济增收超1.5万元,村民的腰包鼓了,村集体的账上宽裕了,实现了村集体与村民经济双提升。
为进一步提高村民的养殖能力,王超针对帮扶村的实际产业特点,摸索出一套适合家庭养殖(羊)产业的智慧养殖系统,在村内建设起庭院智慧养殖实验场试点。环境监测模块、自动控制模块、视频监控模块及外围生产模块系统安装在家庭养殖棚圈内,监控调度大屏安装在村委会,建成后各模块子系统信息指令可基于4G或WiFi方式传输至云端进行统一智慧化管理,实现对各养殖场地环境指标的采集、分析、预警,村民在家就能实时控制设备,极大提升了联合村村民智慧化养殖能力,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加强人居环境治理打造宜居村庄新形态
联合村位于国家生态功能恢复区,一开始景观稀少、植被贫乏,乡间的悠然风光总是少了些韵味。
于是,王超带领村两委开垦荒地,新建村级小公园,移(种)植松树等各色树种200余株、草皮100平方米,新建休闲步道300米、公厕1座,并对幸福院及村委会外立面进行了整体粉刷,配备户外休闲椅等。
但一到晚上,没有照明设施的联合村变得漆黑一片,村民夜间出行极为不便,内蒙古联通便投入安装路灯40盏,此举得到了广大村民的一致肯定。村里房屋地处风口,且多年未进行整体修缮,房屋保暖效果极差,王超决定利用帮扶资金为每户居民加装室内保暖顶棚,各个环节科学安排,各个节点合理调度,在入冬前保质保量顺利竣工。
赋能乡村文化振兴提升乡风文明软实力
乡风文明依靠文化滋养,如何让中国优秀文化在联合村传承一直是摆在王超及村两委面前的重要课题。经过认真思考,王超决定从敬老、法治和党建三个方面入手,改善联合村的乡风氛围。
王超到岗以来,坚持定期走访看望村内老人,为他们纾困解难。一年来,为老人解决手机故障、宽带故障、医保网上注册等大小问题,还送去爱心面粉、安装了室内保暖顶棚,并为部分孤寡老人安装了“联通看家”监控摄像头,让在外务工子女实时查看老人情况,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同时,王超积极与县司法局联系,设置法治宣传栏,建设法律工作室,通过法律援助为村民排忧解难。为丰富村内党建宣传工作形式,内蒙古联通建起VR智慧党建平台,王超还主动承担了村内日常的党建宣传工作,每天定时通过党建大屏和智慧大喇叭宣传各项惠民政策。
长期的帮扶工作让内蒙古联通与公腊胡洞乡联合村之间筑起一架同心桥,村民的生活好,村里的环境好,是内蒙古联通的由衷夙愿。未来,内蒙古联通将更加主动融入自治区发展大局,接续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全力搞建设,延续帮扶情。